Welcome彩票注册代理|Welcome彩票注册计划
中新网迪拜12月2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12月1日在迪拜举行。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靳军辉呼吁,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为代表的国际机构,能建立符合光伏行业特性的碳目标及减排路径标准,推动光伏自身减排和全球减排的平衡与实现。
靳军辉介绍,晶澳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光伏发电解决方案平台,产品广泛应用于地面光伏电站以及工商业、住宅分布式光伏系统,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光伏产品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16%以上。
她认为,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浪潮和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的 90% 以上。到2027年初,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
靳军辉具体介绍了企业应对碳中和的一些做法与建议: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晶澳科技自成立之初就将绿色低碳根植于企业基因,坚信可持续发展与公司战略密切相关,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司才能基业长青。2022年晶澳科技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共建绿色循环,共谋绿色发展,共创绿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哲学,通过改革管理、创新技术、智数化转型,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在公司治理方面:将董事会下设的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制定ESG相关规划、目标和制度。专门设立碳管理及可持续发展部,承接关于ESG、气候、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并将高管KPI和ESG目标挂钩,提升可持续发展议题和指标管理水平。
在内部运营方面。晶澳积极开展了组织碳排查工作,在2022年的ESG报告中,披露了连续三年范围一至范围三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已申请加入SBTI(科学碳目标)。晶澳构筑涵盖绿色原材料-包装-低碳物流-拆解回收等生命周期的绿色全产业链。所有主流产品均已获得法国碳足迹认证。产品助力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6亿吨。同时,晶澳协同上下游共同降碳,在上游,公司目前已将“是否采取绿电”“是否进行碳披露”等ESG绩效指标纳入供应商评价标准。在下游:晶澳不仅与各大电力公司携手推进各国政府提升新能源发电比例,也通过光伏+模式,与各行业进行融合,助力客户实现低碳转型。
靳军辉表示,气候目标的实现需要允许光伏行业先行大力发展,光伏在生产过程中,每瓦组件会消耗0.4度电力,但在30年生命周期中,会输出超过100倍的清洁电力。我们呼吁,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为代表的国际机构,能建立符合光伏行业特性的碳目标及减排路径标准,推动光伏自身减排和全球减排的平衡与实现。
本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完) 【编辑:姜雨薇】
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今天将落下帷幕。
流“链”忘返 以开放促共赢
首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参展,行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都是首次公开展示各自的完整供应链,通过开放包容的平台展示,拥抱未来的合作共赢。
在采访中,参展商纷纷表示,链博会搭建起的全新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充分展示各自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也让他们更好了解相关领域的关键环节,实现交流互鉴。
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氢能业务总经理 胡华利:我们也是在利用这一次链博会的机会,我看到了很多行业的领先企业,都在参加这次的链博会,实际上我也是抓住这个机会,有机会我就会到其他的展台上去看一看,去和同行交流,去寻找合作的机会。
博世中国总裁 陈玉东:这个链博会完全契合了我们工业的这种生态,对于外商企业来讲就是中国整个供应链,第一比较稳定,第二供应链当中的机会很多,我们是希望在中国加大制造业的投资,来做好各级供应链的增链补链。这样的话对于我们都是双赢的。
不少参展代表表示,构筑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首届链博会的举办展现了中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担当。
AGC中国总代表 上田敏裕:以前会听到的“脱钩”一词,我认为全球还有跨国企业想脱离中国是很难得到大的发展。中国供应链的成功,是全世界的机会。
帝斯曼-芬美意中国总裁 周涛:我们在全球的三大供应链的中心,里面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我们在这样一种强调全球供应链一体化合作的背景下,持续地期待,也希望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里面,来添砖加瓦。
不少参展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链博会,中外企业得以增进了解、互通有无,大家期待借助链博会的平台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各链条间发现更多合作的契机。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 王磊:过去一年里,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在加强自己的供应链,在这次展会得到了非常好的展示,尤其在绿色发展方面,减碳零碳排放方面,绝对不是互相能够脱钩,大家一起发展,把蛋糕做大。
联邦快递高级副总裁 中国区总裁 陈嘉良:我们在当中一定能够寻找更多的机会。我们会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会用更多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系统,让我们的效率提高,我们是非常乐意参与这个链博会。
一家小企业的寻友之旅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有50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他们分布在各自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关键环节。
对于参展企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产业链条大会,寻找新伙伴,成了不少企业的重中之重。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了这样一家小企业,他们就在不停地“找朋友”。
李先龙是一家小企业的负责人,这次展会,他带来了一款畜牧业数据采集胶囊机器人,能全程监控牛羊的健康情况。产品研发了六七年,去年才正式推出。在链博会上,李先龙满眼看到的都是机会。
参展商 李先龙:像意大利的合作社,以色列的合作社,我们都可以进行一个洽谈。目前我来找过他们,就是他们不在。
没想到,第一次主动出击,就没找到人。不过,李先龙并没有气馁,他又有了新的目标。
虽然只是留了资料,但是李先龙仍然觉得很满意,因为对于一个年轻企业来说,每一个机会都非常难得。现在,他又对另一家数据平台企业开始了回访。
李先龙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产品,和对方也越聊越热乎,两家数据企业在畜牧业领域找到了合作的契合点。
加微信,留联系方式,短短半个小时,李先龙就和目标对象达成了初步意向。而不断地主动出击,让这家小企业在链博会上找到了不少新伙伴。
参展商 李先龙:收获很大,项目上我们已经和周边的很多企业都达成了相应的合作,一天半了,大概有七八家。
在产业链条上,每个企业都不是独立的个体。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分工日益细化,链博会串起的上中下游企业,都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